◀鲶鱼丰收啦!
老摄影家们将镜头对准乡村美景
▲火龙果自动分拣
稻田里白鹭飞
智能化分拣优质火龙果,田间白鹭飞生态美……由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主办、南宁市青秀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和南宁晚报承办的“田园青秀和美乡村”摄影及短视频大赛正式启动以来,青秀区各镇富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吸引了摄影师的关注。9月6日,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基地,力图通过摄影和短视频作品让更多人看见更真实、日益蓬勃发展的美丽乡村。
采摘忙 现代化分拣提质增效
9月6日,位于青秀区南阳镇的火龙果标准化示范基地一派忙碌的景象:工人们正忙着摘果、搬运、分拣、打包、装车……新鲜采摘火龙果当天将运往外地。据悉,截至9月6日,今年该基地采收了近200万斤火龙果,通过对接订单、入园采摘等方式进行销售。
当天早上,火龙果标准化示范基地里,红彤彤的火龙果挂满枝头。几位村民头戴草帽,挑着果框,弯腰采摘火龙果。采摘完毕便拉着一车车火龙果送到附近仓库等候分拣、装箱。值得一提的是,在分拣机的助力下,很快,火龙果便分成不同规格进行装箱。“不用人工分拣后效率提高了很多。分拣机能分出四两以下、四两、六两、八两、一斤5个级别的果。”现场工作人员梁女士一边忙着装箱,一边向大家介绍智能分拣的优势。
火龙果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不仅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火龙果特色种植,而且有力吸纳当地村民在基地实现就业增收。快门的咔嚓声、果农们采摘的欢笑声,构成了乡村振兴的幸福乐章。
喜丰收 农业高科技显示魅力
9月初,秋风起,在风光旖旎的青秀区伶俐镇汶水村,广西安胜淡水鱼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的养殖基地迎来捕鱼丰收时节。
当日上午11时许,捕鱼船靠岸,肥美的鲶鱼不断跃出水面,几名捕鱼师傅将鱼投入周转箱中,倒入鱼罐车,当天共捕鱼8000多斤,这些渔获将转运至各大酒店、超市和菜市场。一旁的淡水渔业养殖的智能型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示范池(箱)以及配套相关净水设施等,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在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一座座现代设施农业大棚令人颇为惊叹,棚内的黄瓜、西红柿、辣椒长势优良。据广西南宁晟发设施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徐洪峰介绍,基地现在已经建设3个试验蔬菜大棚,从试验的各方面数据来看,符合设施蔬菜的种植条件,这得益于他们的“智慧种植”。
原来,今年7月,刘圩镇引入山东“寿光模式”,广西南宁晟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山东寿光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此共同建设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项目,大棚配备了自动遮阳系统、自动降温系统、土壤检测系统等高科技,可以用手机远程操控。下一步,基地还将建设90多个大棚,并建设高端现代化玻璃温室,通过智能物联网系统,操控整个园区的大棚生产。
白鹭飞 镜头记录生态田园画卷
当天下午,在青秀区长塘镇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成群的白鹭在稻田里悠闲踱步、嬉戏,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以及耕作的劳动者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田园画卷。随着乡村振兴的进一步推进,自然生态环境也日益得到改善,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白鹭来这里栖息繁殖。
虽然烈日当空,稻田边没有树木遮挡,但摄影师们深深地被原生态的乡村生活美景所吸引。广西老摄影家协会主席郭小平感慨地说,在乡村所看到的每一处景色都有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广西安胜淡水鱼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的养殖基地和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看到传统农业生产用上了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还有渔业大丰收的场面,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给群众带来的美好生活。
广西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周少南也收获满满。他说,好天气遇上大丰收,摄影师们不仅拍到了内容丰富、鲜活的照片,更重要的是看着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跟着时代变化,看到农民们大丰收的场面,这种感受记录在镜头里特别珍贵,也更加触动人的心灵。
(来源:南宁云—南宁晚报 记者 赵敏/文 实习生 文红翔 记者 刘增璇/图)
编辑:陈艳华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