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农民工创业园已建成使用保障性住房6栋744间

“十三五”以来,隆安县委、政府用好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就业政策和易地搬迁政策,申报建设隆安县农民工创业园,为工业集聚化发展搭建了很好发展平台,为震东集中安置区搬迁群众和其他进城务工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经过几年的建设,创业园的综合配套日趋完善,一栋栋保障性住房建成投入使用,让一个个务工家庭在此安居乐业。

隆安县农民工创业园全景。黄永福 摄

在隆安县农民工创业园保障性住房里,南宁市天文电子有限公司的职工罗意正在为妻子与孩子准备着午饭,浓浓的饭香弥漫着整个房间,让这个小而精致的房子变得无比温馨。

罗意一家三口在保障性住房内生活。陈建倬 摄

他告诉记者,自己随着公司一起从广东搬到了隆安,园方不仅给公司提供一批崭新的保障性住房作为宿舍,孩子还能在园区附近配套学校就近入学,现在打工有家住、下班有人等、孩子有学上,这就是他的“小确幸”。

隆安县保障性住房住户 罗意:像这个园区对我们来说比较方便,上下班就很近,下楼就可以上班了。这里的开支比广东低很多,这边上学、住宿都没有广东开销那么大,在广东要上私立学校一个学期需要八九千上万块钱,一年就是一两万,在这边能上公立就好很多。

同样享受到好政策的还有罗意的工友王文娟,她与丈夫也向公司申请了一套新的单间宿舍,没想到很快就通过了。正在收拾宿舍的她告诉记者,这里的房间宽敞明亮,拎包就能入住,而且生活设施齐全,自己很满意。

隆安县保障性住房住户 王文娟:我在农民工创业园工作,申请了保障性租赁住房,里面配有空调、电视、热水器,还接通了网络,比自己在外面租房子划算多了,孩子上学也不愁了,感觉非常方便。

保障性住房的配套不仅给入驻企业员工跟务工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也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南宁市天文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工厂生产精密器件,需要熟练的能手,起初工厂搬迁时,虽然隆安县委县政府为他们提供了标准化厂房与各种优惠政策,但是很多老员工考虑到衣食住行等原因,还有些许顾虑,有了隆安县委县政府给公司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后,员工没了后顾之忧,人员与设备搬迁过来,很快就投入了生产。

南宁市天文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  赖家良:我们只花了三个月时间就能达到开工时间,大大地减少了我们的经济支出,可以让我们把更多的资金用在生产跟投入研发上。

据了解,农民工创业园的综合配套日趋完善,公共服务、生活服务配套到位,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0栋1602间,建成6栋744间,满足进驻企业员工和进城务工群众租住需求,让更多就业人员加快实现从“漂”到“稳”的过渡。目前,创业园入驻企业62家,可提供就业岗位5800多个,园区产值已超过13亿元,间接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万多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