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红十字会主办的“生命·遇见”——2023年广西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广西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南宁园)举行,纪念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者。
市民向刻满捐献者名字的纪念墙敬献鲜花。 记者吴青华 摄
当天上午,在刻满捐献者名字的纪念墙前,全体人员鞠躬、默哀、敬献鲜花,向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者表达深切哀思,对捐献者及其家属致以崇高的敬意;广西红十字志愿者饱含深情地朗诵《生命的礼物》,感恩捐献者让患者重获新生;捐献者家属代表在纪念墙上找寻亲人捐献者的名字,一声声轻轻啜泣,一遍遍认真描摹纪念碑上的亲人名字,都是对亲人的思念与缅怀。
器官捐献者柳青的女儿宋虹颉表示:“母亲生前经常教育我,参加公益活动不在于捐了多少钱,而在于唤起多少爱、传递多少爱。”2022年4月,柳青因突发心肌梗死及脑出血离世,宋虹颉按照母亲生前意愿,将其身上有用的器官捐献出来,使2人重获新生、2人重见光明。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宋虹颉多年来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多次随志愿者队伍送文艺下乡,长期资助困难学生,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如今,她也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据了解,2022年,全区人体器官捐献535例,捐献例数创历年新高,排在全国第二位,涌现出捐献遗体回馈社会的105岁老红军、既是受捐者又是捐献者的司法干部周海、无私奉献的医学生易海欣以及全国首例俄罗斯籍器官捐献者妮卡等平凡而伟大的人物。
截至今年3月26日,全区累计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16.2万人,累计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3602例。今年自治区红十字会、广西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继续开设“云上缅怀”通道,社会公众可通过登录广西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网站、广西红十字会网站、博爱八桂网或“志愿世界”微信公众号开展网上缅怀活动。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