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学青会火炬传递首日 听听他们怎么说

10月23日上午,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北海市举行。31棒火炬手为青春助力,为学青会加油。南国早报记者专访其中3名火炬手,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图为王柏磊接受记者采访。

抗疫先锋王柏磊:火炬激励医者使命

44岁的王柏磊,在31名火炬手中算是一名“老大哥”。

来着北海市人民医院的他,曾在郑州飞往南宁的万米高空,将一名心跳骤停的女乘客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他也曾在一列由长沙开往岳阳的高铁上,紧急救助突发疾病的旅客(南国早报此前均作报道)。

疫情期间,王柏磊主动请缨,先后驰援武汉和海南,荣获广西先进工作者和武汉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他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受邀参加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

救人已是家常便饭,但人生中第一次成为火炬手,却让他有些紧张。为了跑好这一棒,王柏磊多次在家和爱人模拟训练“火炬交接”,“包括脸部的表情、精神气,都要以一个好的风貌展现给全国人民”。

当天,王柏磊的妻子特意请了假,沿着同一方向陪他跑完这段旅程。王柏磊说,这棒火炬对他而言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今后会在医疗岗位上继续贡献力量,“挽救更多的人”。

“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邹柏贤:接过火炬就像接过未来

与王柏磊不同,13岁的邹柏贤是当天年龄最小的火炬手。不过,这名来自北海市实验学校的初二学生,却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

邹柏贤是第十五届“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也曾获数十次国家级、自治区级奖项,在学校里算是一名“风云人物”。

“能传递火炬,是非常难得的经历,我感到十分自豪。”邹柏贤告诉记者,接过火炬就像接过未来,接过建设祖国的接力棒,他希望能借此机会呈现出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他也会在未来不断努力学习,实现以身成才、立志报国的美好愿景。

“亚洲飞人”劳义:寄语年轻人厚积薄发

被誉为“亚洲飞人”的劳义,是土生土长的北海合浦人。2010年,作为广州亚运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他在男子百米决赛中获得冠军,实现中国男子百米金牌零的突破。在随后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劳义领衔的中国队打破亚运会纪录,时隔20年再次夺得该项目冠军。功成身退之后,劳义完成角色转换,如今已是广西田径运动发展中心的教练员。

“心情跟眼前的大海一样澎湃。”担任第二棒火炬手的劳义告诉记者,在海上进行圣火传递,他感觉比拿亚运会冠军还激动。

看着后辈们即将出征赛场,劳义说,很多亚运会的选手都会来参加学青会,在这个高水平的舞台上,希望广西籍的运动员敢打敢拼,争获佳绩。“体育没有捷径,年轻人一定要多吃苦,勤训练,厚积才能薄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