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同行眼中的“办案专家”,能在千头万绪中找到蛛丝马迹,在细节中看出问题、发现线索;他是同事身边的“严师”益友,潜心钻研锻就纪检监察“看家本领”;他是被调查对象心中的“暖心人”,帮助他们卸下包袱、找回初心。他就是现任南宁市纪委监委第七审查调查室主任马超,在庄严神圣的纪检监察队伍里,他以坚守诠释忠诚、干净、担当的本色,彰显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铁面与温情。
同行眼中的“内行人”
初见马超,他给人第一印象是低调谦和,殊不知,他可是名副其实的办案能手,工作经验丰富。马超从事职务违法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工作至今已有10余年。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职务类案件的作案手法越来越复杂、隐蔽。面对错综复杂的案情,马超总是能够用极高的业务素质和突出的工作能力破解难题,取得重大突破。
2022年,在办理某起案件时,涉案人员陆某供述其出资与社会老板李某、黄某合伙做项目,再将所得收益进行分成。但马超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敏锐地察觉到事情可能不简单。马超带领专案组查找证据,最终,在铁证面前,陆某如实交代了违纪违法事实。
马超善于从堆积如山的材料中查找蛛丝马迹。在办理某起单位行贿案件过程中,涉案人员郭某自恃作案手法比较隐蔽,拒不交代问题。面对堆积如山的财务资料和项目合同,马超带领专案组的人员,仔细核查所有材料,查明郭某长期通过与劳务公司签订虚假合同套取现金,并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方式偷逃税款,长期使用套取现金贿赂国家公职人员,最终该案得以成功办理。
遇难先上专啃“硬骨头”
纪检监察工作是严肃的,也是有温度的。马超通过耐心细致的疏导、入情入理的分析、同志式的关怀,消除与被调查对象的隔阂。
“感谢组织的关心关怀,我知道自己犯下严重的错误,我要如实交代自己的违纪违法事实。”一名被调查对象在幡然醒悟后说道。
该对象串通相关涉案人员做好了对抗调查,隐匿证据,订立“攻守同盟”的准备。短兵相接,打的就是心理战。马超认真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锲而不舍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经过马超不懈努力,该对象交代其违纪违法事实。
在办理某起案件中,被调查对象起初怀有顾虑和戒心所以闭口不谈,马超不断教育引导,唤醒对象的初心。最终这名对象打开心扉,积极主动配合调查,并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运用“第三种形态”,该对象后来重返工作岗位。当马超再次见到这名对象时,她激动地表示感谢,说作为一个曾经犯了错的人,没想到组织没有放弃她,纪委监委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她,让她得以重返岗位,她一定会引以为戒,以更加积极的工作状态去回报组织的期望。
勇于创新的“排头兵”
在同事们眼里,马超是爱岗敬业好榜样,也是勇于创新“排头兵”。
作为党支部书记,马超善于以党建促业务,通过交流审查调查业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党员干部业务能力的提升。此外,马超组织创立多个党建品牌,坚持开展政治理论及纪法业务知识学习,以党建促业务提升。
和马超在同一党支部的余师芳表示,最初她和有些同志并不理解,认为自身工作已经很忙了,还要开展这些活动有点耽搁时间。通过几期的学习后,她的想法有了彻底的改变。“现在我要是在外工作未能参与支部活动,会觉得非常可惜。”余师芳说,以党建促业务,提高了党员干部的业务实操能力,让她实实在在体会到促进“看家本领”的提升。
在马超看来,身为纪检监察干部,无论工作任务多重、时间多紧,都要坚持不懈加强学习,做到对党纪国法熟稔于心。“外行人办不好内行人的案件。”这是马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始终坚信唯有不断学习提高,才能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才能适应新时代赋予纪检监察干部的新使命。今年年初,他所在党支部荣获南宁市直机关2022年度“示范党支部”称号。
刚正不阿的“打铁人”
作为审查调查室主任,马超深知大家的不容易,办案人员忙起来几个月不着家。“小莫,你家在外地,平时难得回家一次,过年就回去看看家人!”“小李,你今年刚结婚,中秋节回去好好陪陪爱人。”每到节假日,马超都主动值班,把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留给室里其他同志。对于家庭,马超自认算不上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在同事眼中,马超对于工作精益求精,每一笔事实都严格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要求来做,如果哪个环节没有达标他会手把手地指导,不厌其烦地讲解。在马超这名“严师”的带领下,室里各个同志的业务能力提升迅速。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在某案件办理过程中,涉案人员苏某暗示可以送给马超“好处”。马超严厉地批评了苏某。作为纪检监察干部,马超严格自律,守住底线,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打铁必须自身硬,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据悉,马超因工作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并先后荣获办案能手、“五四”青年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沉甸甸的荣誉背后,展现的是纪检监察干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大爱,对纪检监察事业的无限热爱和责任担当。
(南宁云—南宁晚报 记者 韩沛)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