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 点亮德育课堂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黄晓君)“在我们顶蛳山也要上课哦,只不过我们学习的不是课本知识,而是实用的生活技能……”12月15日,一场“顶蛳山奇缘”情景剧在邕宁区清泉小学开演,这是2023年邕宁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和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育集团五象校区开展的德育教研结对联研活动。

绣球竹竿舞表演。杨巧如摄

撩螺蛳、捕鱼、制陶器,邕宁区第一小学的学生生动有趣地演绎了顶蛳山先民的生活图景,让悠久的顶蛳山文化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邕宁区第一小学围绕顶蛳山文化、花婆文化等打造了“叶美清荷”之“多彩”德育课程,这场生动的情景剧正是该校师生在德育课堂上共创的成果之一。“我非常敬佩顶蛳山先民们的勤劳和智慧,我会在生活学习中继续发扬这种可贵的精神。”参演情景剧的邕宁区第一小学学生刘依依说。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邕宁区第一小学、清泉小学、康岭路小学和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育集团五象校区四所学校联合开展。活动围绕南宁市“邕城绿ye”中小学德育教研品牌,依托“一千零一ye”德育课程初始孵化器,各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打造了多彩德育“ye”课程,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点亮德育课堂。

此次活动共分为民族特色活动展示、德育课题成果展示、德育主题班会及研讨论坛等环节,活动现场精彩纷呈。在活动展示环节,学生们轮番上场进行表演,跳绣球竹竿舞、打“清荷拳”、演绎情景剧,呈现了一场充满民族特色的视觉盛宴。在德育课题成果展示环节,各学校立足自身办学特色,通过点米成画、剪纸、编织、制陶等艺术形式,结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目标,融合清廉文化、壮族“三月三”等传统文化元素创作了一幅幅充满创意和民族特色的作品,精心编制了内容丰富的校本德育教材,展现了各学校在特色德育课题研发、课程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果。

“点米成画齐传承 民族团结共逐梦”主题班会。杨巧如摄

在主题班会环节,邕宁区清泉小学展示了“点米成画齐传承 民族团结共逐梦”特色主题班会,一一介绍了“点米成画”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和发展现状,同时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点米成画技艺。“点米成画”是邕宁区蒲庙镇那莲圩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技艺,清泉小学立足于传承和弘扬这项传统技艺,挂牌成立了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米成画》传承基地。“我们将弘扬非遗与德育教研相结合,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开发特色课程,让学生们通过学习制作点米成画,培养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美德,加深他们对家乡、对民族的情感。”清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龚素梅说。

活动当天还召开了以“校本德育‘ye’课程构建与实施实践研究”为主题的研讨论坛,各校德育负责人分享交流了在德育课程建设中的经验做法。论坛提出要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融入德育课堂;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养分,打造特色德育课程,增强德育培养的实践力度,让德育教研更加有声有色、贴合实际,让德育课堂真正‘活’起来。


编辑:李慧婷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