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曾艳)“我向大家倡议,要树立新时代文明向上的婚恋观,重感情,简形式,积极推行节约理念,减少餐桌和车轮浪费。破除高价彩礼、奢华办婚、恶俗闹婚等陈规陋习,提倡文明新风......”在兴宁区三塘镇同仁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正在村委会会议室举行。近年来,同仁村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依靠红白理事会平台,积极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推动文明乡村建设。
“红白理事会”助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工作人员通过入户发放宣传单、事例讲解等形式,引导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习。记者 曾艳 摄
“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让很多群众苦不堪言。2021年,同仁村成立了红白事服务中心,深入了解居民意愿后,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求意,讨论制定《红白事服务操作规则》,明确丧事举办规格、报备程序、奖惩依据等制度,并落实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为殡葬改革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遵守红白事操作规则,主动落实丧事简办要求。”红白理事会负责人、同仁村村委副主任李健仪说,红白事服务中心还将移风易俗的内容和要求,纳入村规民约,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红白事服务中心成立后,我们通过组织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开展宣传等措施,依托道德评议会和各种会议开展人文关怀和谈心帮教活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文明道德习惯,有效推进了移风易俗落实落地,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风气。”同仁村党支部书记贤家历表示,“同时,我们同仁村常态化开展各类移风易俗宣传活动,主动深入群众,通过发放宣传单、事例讲解等形式,引导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习,形成社会共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宣传身边好人好事,以典型引领文明新风,增强文明争优意识,倡导群众文明用餐、文明祭祀、反对铺张浪费、封建迷信,从而形成人人讲文明、户户争荣誉的良好氛围,助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移风易俗让文明乡风润人心
“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既然是共同拟定,我们也要共同遵守。今年12月,儿子结婚,我们积极响应红白理事会的号召,婚事简办新办,只花了较少的钱,就办出了不错的效果,大家都觉得很轻松。”村民粟广汉说,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之后,村民的观念也渐渐改变,不但能减少开支,减轻人情往来负担,还能把多余的钱投入到生产生活中。“我们现在遇到红白事,都会主动先到红白事服务中心报备。我们村许多人,从之前的大操大办到现在的新办简办。特别是我们年轻人负担减少了、压力也小了,不再像以前一样,为了面子排场大搞特搞发愁。”村民杨丽宁为红白事服务中心点赞。
“自成立红白事服务中心后,凡有举办婚嫁事宜的,要求操办人彩礼不能超过5万元。同时控制宴席规模、丧事办理不得超过3天等。”红白理事会负责人、同仁村村委副主任李健仪说。通过红白事服务中心建设与宣传,同仁村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攀比风、人情风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移风易俗让文明乡风润人心。
“积分制”激发移风易俗新活力
村民正在兑换积分超市的物品。记者 曾艳 摄
“老李,你今天又兑换了什么东西?”“主任你帮查查,现在我有多少积分了?”在同仁村“积分超市”里,许多村民正在挑选物品。超市的货架上,放满了洗衣粉、保鲜膜、纸巾等日用品等,与其他超市不同的是,同仁村“积分超市”里的每种物品,都明码标“分”,只兑换不买卖。村民杨丽宁说,“自从成立积分超市后,我们就经常来这里兑换物品,我们通过参与红白事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就可以获得积分。”“为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同仁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成立了同仁村‘积分超市’,通过‘积分制’调动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自从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以来,就得到了许多村民的支持和认可。”同仁村党支部书记贤家历表示,通过这样的积分激励,让群众从被动到主动,用文明行动赚取积分,奏响了文明新风和谐曲。
据了解,今年以来同仁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立足实际,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运用积分制、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多种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引导广大村民转变思想观念,让移风易俗成为文明新风尚。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