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圩镇人大:依托基层“站点+” 助力乡村治理大提升

  • 2023-12-27 17:34

今年以来,刘圩镇人大积极组织各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定期开展警官、法官、检察员、司法助理员“三官一员”进站点联系代表服务群众活动,依托“站点+”,收集到群众反馈关于“发挥加强利用护村队伍作用,为平安刘圩建设贡献力量”意见建议后,推动“护村队伍”建设作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助力乡村治理大提升。

探索乡村社会治理新方式。为进一步规范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巡逻防控活动,以确保公共安全、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突出治安问题治理为导向,坚持依法巡逻、综合巡逻,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推行以“村”为载体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在刘圩镇人大主席团的助推下,建立起15个村(社区)治安领导小组,组建了一支热爱巡防、安心巡防、忠于巡防的护村队伍,狠抓护村队伍技能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全镇在册的护村队员30人,他们当中有的既是人大代表,又是人民群众的安全守护者,为巡防工作提供了新的力量保障。

构建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刘圩镇运用广播、宣传标语、横幅、专栏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人熟地熟、情况清、底数明的优势,动员群众参与进来,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形成人人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新格局,形成“五位一体”(即民警、治保主任、护村队员、治安志愿者、各坡队长)形成合力。在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加强对人员较为集中的村屯、商店、市场等重点场所及周边易发违法犯罪活动的巡查力度,提高见警率、见巡率,有效遏制盗窃、赌博、打架斗殴、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案件。同时加强信息收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作用,及时将群众反馈问题交办相关职能部门处理。

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新效能。通过发挥护村队伍“眼睛”和“耳朵”的作用,做到大事小事常了解,与派出所民警保持密切联系,听从统一协调指挥,积极配合、协助镇、村做好日常治安工作,使得重点人员有人管、矛盾纠纷有人解、困难群众有人帮,真情实意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做到“秩序好、发案少、群众满意、社会稳定”的工作目标,为创建安全、稳定、平安、和谐的治安环境作出贡献,确保无缝隙、全覆盖,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通讯员 黄晓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