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包裹总是“被签收”?快递业治理短板亟待补齐

3月1日起,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快递行业迎来了更严格的规定。新规明确,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以及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的行为属于违规,最高将处以3万元罚款。快递关乎众多市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新规一出就引起了大量的讨论。很多人认为新规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而不少快递员则认为,新规的要求过于严格,将导致工作量大幅增加。(据媒体报道)

当下,越来越多人使用网购,只需要动动拇指,自己心仪的货物就会打包成包裹,快递小哥就为您准时送达。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快递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10月23日上午7时39分,2023年我国第1000亿件快件产生,比2022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39天时间,展现快递业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也彰显了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加速循环的强劲动力。可以说,快递行业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

尽管快递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生活中不少人都会遇到快递员会以“打电话无人接听”“敲门无人应答”为由,未经允许就将快递存放在门口、快递驿站等地,有的买家甚至在没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货物就已经显示“被签收”了,而快递业也偶有“爆雷”:从暴力分拣到快递的延误、丢失、损毁的纠纷,再到客户个人信息的泄露,这一系列浮出水面的问题也让快递服务业饱受诟病。

可以说,快递行业亟待进一步规范发展,更好补短板、获得健康发展。面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快递行业,新规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快递行业的服务质量,进一步将快递行业规范化、细则化,无论是从快递的时效性、物品的安全性,还是个人信息的保密性,规范化意味着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更加全面的保障。而新规的实施也会对快递行业和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新的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然而,这不能成为快递企业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或让具体执行的快递小哥两头受气,流汗又流泪的原因。换言之,不管是买家卖家还是从业者,任何一方的不满或权益不彰,都会伤及商业环境和社会生态。

“快递员是最辛勤的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不论是快递公司还是买家卖家,都应该多一分理解、多一份关怀、多一丝微笑、多一句感谢,用温情回馈服务、以善意换取善意。而我们作为网购消费者,对快递小哥的理解与宽容是对其辛勤工作的最好尊重,而我们在收到快递后,也应该妥善处理快递包装和单据,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保护好自身隐私。

规范快递行业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努力。政府作为监管和主导部门,应该完善法律法规,推进快递行业健康发展,而快递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提升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精准的服务,为快递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消费者也应提高维权意识和自我隐私保护意识,同时,给予快递小哥更多的关怀、理解和支持,三方发力才能共同推动快递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宁实平)


(作者:宁实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