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春鲜,注意路边的野菜蘑菇别乱!

尝春鲜,注意路边的野菜蘑菇别乱采

医生提醒:一旦误食中毒立即大量饮水,携带剩余食物等及时就医

安仔/绘

春季来临,升温多雨,野菜、野蘑菇都到了生长旺盛的时候,而朋友圈也多了一些挖野菜、吃蘑菇的分享图。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班志红提醒,野菜和野蘑菇千万不要随便挖随便吃,因为很可能辨认不准吃到剧毒食物。

误食“断肠草”一家进医院

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虽然目前没有接诊误食有毒野生植物就医的患者,但往年区内误食毒蘑菇、野生植物的病例在网上仍可查到。

最严重的一次是2020年4月。当时南宁横县百合镇一家人扫墓时,采摘了类似金银花的野生植物回家食用,结果六口人全部中毒。所幸经全力抢救,中毒者均脱离生命危险。据悉,这种类似金银花的野生植物叫钩吻,俗称“断肠草”,是一种剧毒植物。它常缠绕和混杂在其他植物中,长得很像煲汤料五指毛桃,易被误采、误食。

医生提醒,路边的野菜、野果、野花不可随意采食,遇到不认识或难以辨别的野菜切不可盲目采食,避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因为有些野菜与有毒植物相像,容易误采误食导致中毒,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野菜并非更营养更健康

按照现代营养学食物分类,野菜属于蔬菜类,含有黄酮类等多种植物化合物。班志红介绍,虽然很多野菜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含量比栽培的蔬菜高,但因为野菜比较苦,且存在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大家在食用前会先浸泡、焯水。如此,野菜本身的营养物质也会流失,因而营养价值并不见得就比普通蔬菜高。加上野菜内草酸、生物碱的含量比较高,会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野菜并不存在营养上的优势。

事实上,大部分野菜虽是自然生长的,但并不算绿色食品。有些野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少量食用或可获得很好的药用价值,但作为蔬菜过量食用,对健康的作用或许适得其反。食用野菜重在尝鲜、品味,不要贪吃。

在采摘熟悉的野菜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在环境可能污染区域采摘,如化工厂、垃圾填埋场、污水沟等周边区域。即使这些地方的野菜生长茂盛,也可能早已被污染。长在公路、工厂附近的野菜,受到污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也会在野菜叶片表面沉积,长在公园、绿化带等地的野菜也可能喷洒过农药等,食用并不安全。

对于药食同源的野菜,应当根据其功效和个人体质,有选择性食用。老人、孕妇、儿童及过敏人群等应少食或不食野菜。

误食有毒野菜应该这样做

不同的野菜,中毒表现和健康风险也不一样。食用野菜、野蘑菇后有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时,立即停止食用。同时立即大量饮水对毒素进行稀释,可有效清除胃肠内多种毒素,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症状轻微的,可在家喝生鸡蛋清、鲜牛奶、大蒜汁等,可有效清除胃肠内的毒素。清醒患者可用手指、筷子等触及咽喉,引起反胃,起到导吐作用,反复多次,直至吐出清水为止,能有效减少毒素聚集。但昏迷患者要避免此操作,以免引起窒息或误吸。随后,应携带剩余野菜、野蘑菇及呕吐物及时就医。 

■相关提醒

春季慎食冷冻海鲜

春季是海产品产出淡季,冷冻海产品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容易腐败变质,产生胺类、可溶性毒蛋白等有毒有害物质,且加热煮、熬并不能彻底破坏其毒害性。因此,在春季吃海鲜时,尽量不要吃冰冻的生冷海鲜。如果发现海鲜变质的话,不要食用

(作者:叶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