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各类野菜的生长旺季,马齿苋、蒲公英等野菜也在市场上售卖。不过,广西疾控中心提醒:有些野菜吃多了可能伤身,有些野生植物吃了可能会中毒。
春季野菜怎么吃才健康?哪些植物不能吃?记者对此进行走访。
应季野菜颇受欢迎
3月22日上午,记者发现,南宁市的菜市场有不少应季野菜在售,其中马齿苋、蒲公英、白花菜等较受欢迎。
市民选购野菜。记者 黄占玲 摄
在双孖井菜市,一名蔬菜摊贩称,部分野菜春季应时,颇受欢迎。市民何女士选购了一把马齿苋,打算回家做凉拌菜。她说,马齿苋清凉解毒,对老人而言是很好的食疗菜品。
除了马齿苋,荠菜、蒲公英、车前草、香椿等小众“春鲜”也陆续露面,吸引不少市民尝鲜。
野菜好吃但要适量
春季吃野菜利于养生,但吃多了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记者了解到,许多野菜是药用植物,比如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等,偶尔尝鲜可以,不宜天天食用或大量进食。如果长期大量食用蒲公英,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和呕吐。
此外,荠菜、香椿、马齿苋等是光敏性食物,食用后会增加人体对紫外线的吸收,如果吃完后晒太阳,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光敏体质的人群应慎食野菜,尤其是外出旅游或长时间在日光下的工作者,最好不要吃。
出游不要乱采乱吃
踏春时,人们喜欢采摘一些野生植物带回家烹饪,此举不妥。广西疾控中心提醒:请市民切勿自行采集食用野生植物,避免危害身体健康。
据了解,一些野生植物,如乌头碱、断肠草、蓖麻子、桐油果等,很容易被人把它们和其他可进食的植物混淆,一旦进食,容易中毒。
断肠草花和金银花对比。广西疾控中心供图
断肠草,一般常指钩吻,全株都有毒,尤其是嫩芽、嫩叶,吃一点点就足以致死。钩吻的花像金银花,根像五指毛桃,或伴随五指毛桃生长,很容易被误摘、误食。
乌头碱是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的有毒成分,误食会出现持续性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
桐油果因为外观和核桃长得很像,被称为高仿核桃,果实含有桐酸和有毒的皂苷等物质,误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等症状,严重者有便血、四肢麻木、呼吸困难等症状。(记者 黄占玲)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