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宾州镇恭村:党建引领凝“星”聚力 走出村级集体经济新“稻”路

近年来,宾阳县宾州镇恭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星级党组织评定凝心聚力,乘“古辣香米”发展东风,立足水稻产业资源优势,围绕“聚合力”“挖潜力”“添动力”为抓手,切实走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稻”路。

3月27日,记者来到宾州镇恭村香米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看到,在水稻田里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劳作的身影,他们有的在耙田、有的在抛秧,一幅幅“春耕生产图景”在乡村田野间展开。

宾州镇恭村是2016年脱贫村,是革命老区。全村耕地面积5876亩,其中水田面积5417亩,旱地459亩。近年来,恭村党委采取“村党委+后盾单位+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五家”模式,通过整合各方面资金建立和发展恭村香米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特色产业,基地规模由2018年68亩扩大到2023年的360多亩,年产值由原来的8万多元增加到70多万元,累计纯收入达30多万元。

采访中第一书记史文超告诉记者,恭村党委因地制宜推进“恭村香米”产业建设,不断培育做强“恭村香米”品牌,2019年注册“恭村香米”品牌商标,2020年获得国家级扶贫产品认证,同时通过与本地龙头企业签订了村企合作协议,基地实现了从种植、烘干、加工、包装、检测和销售产业一体化,进一步拓宽了“恭村香米”产业链。这几年来累计销售“恭村香米”150多吨,销售额达500多万元,为村集体经济贡献利润达20多万元。在基地的辐射带动下,全村先后发展了5000多亩优质稻产业,每年为农户带来土地租金及务工费达40多万元。

党建引领促发展,集体经济展新颜。恭村党委以成功创建南宁市市级示范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荣,精心培育8名致富带头人,恭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6年的0元发展到2023年52.46万元的突破,实现了连年可持续增长的目标。如今的恭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在扩大,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更加充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