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把“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成就“民生大事”

据《南宁日报》报道,去年南宁市把电动自行车“荧光守护行动”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之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照“优先农村、覆盖城乡”的原则,将集中采购的200万张电动自行车荧光贴以村(社区)为单位进行发放,覆盖全市各乡镇。据统计,2023年全市涉及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同比下降,电动自行车“荧光守护行动”有效预防了事故发生,保障了广大电动自行车骑乘人的交通安全。

小小的荧光贴,贴近的是民生实事,守护的是公众安全。正如网友评论的那样,“看得见才有真安全”。民生保障要落到实处,就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办好民生实事,就要瞄准百姓急难愁盼问题,聚焦民生关切、兜牢民生底线。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贯穿到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每一件实事中,才是守护“万家灯火”的关键所在。

办好民生实事,重点在办,关键在实。啃“硬骨头”需要真下决心、用大力气。民生工作涉及面广,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加强项目完成后的跟踪问效、监督管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引导市民群众参与其中,知进度、看成效、提意见,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谋幸福、让群众享公平,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办好民生实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从就业到医疗、从教育到养老,把事关基本民生的项目连年纳入发展的顶层设计中,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年年办”的民生实事,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还要常听群众“心里话”,从群众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中挖掘民生工作的新需求,通过一件件民生项目的落地,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完成,把“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宁实平)


(作者:宁实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