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市“茉莉法庭”护航致富产业

在中国广西,有一座南国浪漫小城——横州市,全球10朵茉莉花,就有6朵来自这里。从一朵花到百亿全产业链,茉莉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花、幸福花。

为服务保障茉莉花这一地方支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横州市法院校椅法庭坚持能动履职,打造“茉莉法庭”,护航茉莉花“1+9”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探索出宜居宜业和美的基层善治之路。2024年,校椅法庭被自治区高院评为“广西示范人民法庭”。

打造“茉莉法庭”品牌 护航乡村振兴“大产业”

法治兴则经济兴,法治稳则产业稳。校椅镇是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主要产地,校椅法庭发挥地理位置优势,立足审判职能,打造“茉莉法庭”,坚持“三项精准服务”,为花农、花(茶)企业、茉莉花“1+9”产业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

“非常感谢横州市法院,分期还款给我们企业缓了一口气,给足了我们继续安心生产和经营的信心”。2023年,横州市法院速裁团队与“茉莉法庭”联合,成功调解了三起某知名茉莉花茶企业涉金融合同纠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2700多万元。有力保障金融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以“有解思维”帮助花茶企业渡过难关。

服务花农、助力花企是茉莉法庭始终秉持的工作理念。在茉莉花采摘旺季,“法官智囊团”送法进中华茉莉园、进花地,向花农了解茉莉花采摘、销售情况,面对面讲解买卖合同、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等法律知识。定期深入横州市花茶协会、茉莉花(茶)精深加工基地——茉莉极萃园举办专题法律讲座,提供法律风险诊断、法律援助等定制化司法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减轻“包袱”。

在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单中,“横县茉莉花茶”“横县茉莉花”两个地理标志品牌上榜,综合品牌价值达224.13亿元。随着茉莉花产业的兴旺发展,涉花茶企业纠纷也随之增多,如何让“花路”走得更长,茶香飘得更远?校椅法庭把司法服务链融入到茉莉花茶生产链中,针对在审理涉花茶企业用工纠纷案件中,发现的企业用工形式松散且人员流动性大问题,向横州市花茶协会发出《关于规范花茶企业用工行为司法建议书》,从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建立完善用工档案、制定纠纷化解机制等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将预防法律风险关口前移,用“良方”护航花茶企业行稳致远。

主动融入基层治理 绘就和美乡村“新枫景”

校椅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小法庭”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用良法善治推进和美乡村的建设。

“感谢法官,你们的耐心调解,让我们这个即将破碎的家庭能够重新组建起来。”与妻子和解后,李某感激地说道。原来,马某因夫妻感情出现矛盾,离开家外出打工。期间,丈夫扣押了其母亲的养老金,马某只能向乡镇司法所提交调解申请书,希望得到法律帮助。收到申请后,校椅法庭与乡镇司法所、综治中心联动,在详细了解双方感情基础后,看到了双方有和好的意愿和希望,运用“莫离”调解工作法,最终促成双方关系得到有效修复。“但凡有一丝希望能够帮助一个家庭重新获得圆满,让孩子在完整的家庭中健康成长,我们都愿意努力尝试”,校椅法庭承办法官如是说。

一直以来,基层法庭受理的案件多为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案件,大多涉及家长里短、人情冷暖,关乎家庭和睦与基层社会稳定。校椅法庭从转变角色入手,从单一注重办案转变为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将当地茉莉花文化引入家事纠纷调解中,创新“一枝茉莉 一生莫离”调解品牌,用司法温情与茉莉花“莫离”内涵牵起万千“小家”的和谐幸福。三年来,共审理家事案件1089件,调撤率达45.2%。

2022年12月,法官在线服务平台率先进驻到校椅镇石井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搭建起“三官一员”进站点的数字化平台,成为连接老百姓和法官、人大代表之间一道云端“枫桥”,构建了异地同步、多元联动、线上快调的基层解纷治理新模式。法官在线服务平台依托“一屏一线一终端”,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实时为基层调解组织、调解员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多方视频连线“云调解”方式,凝聚“法官+人大代表”解纷合力,邀请村委会、人民调解员、乡贤等共同在线参与纠纷调解,落实市、乡、镇三级调解机制和321终结调解制度,就地化解买卖合同等各类纠纷1032件,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推进数字法庭建设 诠释司法为民“大情怀”

“没想到不用回老家,就可以用手机在线上进行调解,让我当天就得到了赔偿款。”在外工作的陈先生说道。在法官的线上主持调解下,一起交通肇事纠纷不到半小时就成功调解完毕,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当天就履行了1500元的赔偿义务。依托线上调解,在促进矛盾纠纷及时高效化解的同时,减轻了群众诉累。如今,无纸化立案、无纸化庭审、在线调解、电子签名全程应用等等,这些数字化服务已成为方便辖区群众诉讼的日常场景。2022年8月以来,校椅法庭无纸化办理案件1186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5.74%。

校椅法庭积极践行“如我在诉”理念,把“坐堂审理”变为“巡回审判”,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审理案件、普法释理;打造“假日法庭”,节假日值守受理案件、调处纠纷,结合当地壮族歌圩、庙圩等“壮族圩逢”民俗节日,在群众赶庙逢趁歌圩时到街市、村屯向群众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村民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提供“家门口”司法服务200多场。

历经72年风雨的校椅法庭,始终初心不改,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司法力量守护一方水土,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农民富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为“好一朵横州茉莉花”香飘世界保驾护航。(孙胜好)



(作者:孙胜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