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山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紧扣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贴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五项措施并举,持续发力,着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拓展延伸,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马山实践,成效显著。
一是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持续强化“人大履职勇担当”的行动自觉。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办好主题教育读书班,建立“班子领学、个人自学、支部促学”联动机制,实现机关党员学习全覆盖。紧扣“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围绕重点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对策建议,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把“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推动人大工作取得新进展,人大民族、监察司法、农业农村、新闻宣传以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多次在全区、全市人大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主题教育进一步深化提升,“强学习重调研,谋实干促发展”的做法得到了自治区党委主题教育办领导的肯定。
二是紧扣法治马山建设,持续提升“人大代表+‘三官一员’+‘贝侬’+调解”的工作质效。聚焦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提升“三官一员”进站点覆盖面,全县“三官一员”进驻站点增加至16个;将“人大代表+‘贝侬’”调解工作室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聘任703名人大代表、422名“贝侬”作为调解员,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来保证调解工作室的正常运转;积极推动“人大代表+‘贝侬’+调解”工作与“三官一员”进站点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形成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558件,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人大代表+‘三官一员’+‘贝侬’+调解”工作法得到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的推介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内刊刊发。
三是立足站点深度融合,持续拓展“小站点 大平台”“站点+”的功能作用。积极探索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一线打造专业站点、特色站点,成功打造了现代种业科创中心、乔老片区等一批投入少、特色足、成效好的站点。率先探索推进跨县代表联络站建设,与河池市大化县联合创建跨县人大代表联络站2个,助力解决跨境山林纠纷问题2件。8个站点成功升级为南宁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现代种业科创中心站点获评“2023年度自治区人大工作先进集体”,古零镇乔老片区站点等7个单位获评“2022年度南宁市人大代表工作先进集体”。
四是聚焦任后履职监督,持续优化“干有方向,评有指向,议有导向,改有靶向”的监督模式。紧盯“强化依法履职、督促改进工作”,修订完善《马山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对任命的人员开展依法履职情况监督暂行办法》,推动干部任后监督再升级。继续落实“一张清单抓监督”,新任命人员一手领任命书、一手接“任后监督清单”,实现权责同步、监督先行。持续用好“调查+述职+问询+测评”监督利器,将“干有方向,评有指向,议有导向,改有靶向”的述职评议模式,优化提升为对常委会任命的人员开展依法履职情况监督,使任后监督工作推进更规范、监督范围更广泛、评价内容更合理、群众参与更深入,达到了“评议一个,触动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五是突出代表主体地位,持续深化“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主题,组织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开展活动。《关于解决企业专业技术工人缺口大、加强用工技能培训的建议》等一批重点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快速办理,有效推动一批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黄国立)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