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博物馆举行《考古漫谈》讲座 助推“四普”工作稳步进阶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陈艳华)“历史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正是考古,在为我们寻回那关乎历史遗产与文明根脉的一块块‘拼图’……”7月8日下午,一场精彩的《考古漫谈》讲座在南宁博物馆一楼多功能厅举行。本场讲座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自治区八桂学者、国家考古领队杨清平主讲,吸引了近百名爱好考古的观众报名参与。

《考古漫谈》讲座现场。记者 陈艳华 摄

讲座中,杨清平围绕什么是考古、为什么要考古、如何开展考古以及南宁市考古工作的成就与不足等问题进行详实有趣的讲解。讲座现场反响十分热烈,内容丰富的考古纪实和生动活泼的叙述方式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杨老师说花山壁画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的空白,作为一个广西人,知道自己所在城市有这么一个历史遗址,我觉得非常震撼也非常自豪。”南宁博物馆志愿者张湘玉说道,她自己没有真正去过考古现场,不知道考古过程是多么艰辛,本次讲座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文物一步一步被发现、在新时代重焕生机的来之不易。

据介绍,南宁市目前调查发现了500多处文物,发掘了一大批遗址,发表了一些发掘报告和研究论文,策划了一批展览和文创开发,考古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与此同时,也面临着遗址数量不多、研究不够深入、利用不够充分等问题。杨清平从加强思想认识、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人才培养三个方面给出了意见建议,鼓励广大考古工作者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为守护中华文脉、弘扬灿烂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作出贡献。

“一直以来,考古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比较神秘的,今天的讲座普及了一些考古基本知识,同时也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比如怎么调查、怎么勘探等。”南宁市博物馆文物考古工作队主任胡章华告诉记者,南宁市博物馆正在积极开展“四普”工作,接下来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为“四普”工作提供更多线索,让更多文物焕发新光彩。

据悉,今年以来,南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决策部署,精心组织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组建由市属文博单位、县区文管所等相关人员组成的19支普查队伍,人数近300人,覆盖全市各县(市、区)、乡(镇)。

编辑:汪峰屹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符蔚

(作者:陈艳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