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媛)在邕江南岸,有一个人烟稠密的村落,它就是江南区江南街道新屋村。作为全国文明村,近年来,新屋村通过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约”出了“村美、民富、村风好”的乡村文明新气象。
村规民约“七字谣”入脑又入心
走进新屋村,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整洁干净的水泥路一直通到村里,沿途的公益广告、文明乡风墙绘成为了一道靓丽风景线。走在村里,让人耳目一新的,除了淳朴的民风、整洁的村容村貌,还有那写在墙上的村规民约。
在村广场的显眼处,村规民约“七字谣”念来朗朗上口,令人印象深刻,涉及村风民俗、社会治安、婚姻家庭等方面,尊老爱幼、孝老爱亲、互助互爱这样的传统美德也写入村规民约,从制度上规范和约束村民的言行,有效提升村民文明素养,让文明新风随处可见。
新屋村村规民约“七字谣”。记者 王媛 摄
“村规民约就是要接地气,要记得住、传得开。”新屋村党总支部书记吴大勇表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新屋村便制定了村规民约,并不断与时俱进,2018年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修订完善,编写了村规民约‘七字谣’,便于群众传播遵循。”村民庞会园说道:“村规民约编成‘七字谣’更加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我们遵守牢记。”
村规民约“约”出文明好乡风
村规民约推广实施,促进了讲文明、爱卫生、助人为乐良好村风的形成。新屋村以村规民约为抓手,调动村民积极性,组织村民周末开展卫生巡查整治,许多村民自觉整清理房前屋后的堆放物,新屋村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村规民约成为村民自治、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
谈起新屋村的变化,村民李治深有感触:“以前村里房前屋后垃圾杂物乱堆乱放,自从有了村规民约之后,大家都自觉搞好卫生,现在村里环境更加干净整洁。”
村规民约还体现孝道文化传承,大力弘扬孝德传统。新屋村坚持每年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养老补贴,在全村形成孝老爱亲的浓厚氛围。为推动移风易俗,新屋村成立红白事服务中心,制定了“关于对自主将家中去世人员进行火葬的村民给予1000元补助”的规定,得到村民的支持。
新屋村制定的村规民约,使村民行为准则有了新“标尺”,引导村民自觉遵守,互相监督,促进村风民风向好向善。
多彩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新屋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外来人口非常多。近年来,村里陆续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足球场、健身广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娱乐健身全方位的服务,村民的幸福感明显提升。
新屋村积极发扬本土文化,让传统文化绽放光彩。新屋村依托三月三、端午、重阳等民俗节庆开展舞龙舞狮、打腰鼓、村民唱家和百家宴等平话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新屋村还探索以集体经济分红制约和激励村民的相关措施,奖励模范人物、弘扬先进事迹,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用村规民约促进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争做文明人,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乡风。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