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塘区坛洛镇:多措并举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思宁 通讯员 沙坤玲 左正福)近年来,西乡塘区坛洛镇积极探索“党建共建、政策共享、人才共育”的多方联动模式,着力破解基层改革发展难题,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党建引领,建强乡村振兴“主心骨”

坚持以党建领航为抓手,通过做强“头雁”工程、结对联建共建等方式,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着力增强组织功能,筑牢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做强“头雁”工程,注重从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群体中选择优秀人才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乡镇领导帮带制”“专题培训班”“外出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本领,广泛吸收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年青人等,充实村、社区后备力量队伍。2021年以来,坛洛镇新调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人,其中退伍军人2人,组织各类培训班、座谈会达10余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79人。结对联建共建,积极指导各村、社区与辖区内的企业开展党建联建共建活动,补齐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党建阵地建设滞后的短板。目前,共有5家企业分别与各村、社区党组织签订结对共建协议,累计为各村、社区困难户发放慰问金(物)折合人民币20余万元,帮助3个党组织提升党建阵地等。

党建共建及信用村签约仪式。通讯员 沙坤玲 摄

活用资源,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坚持“党建+”发展模式,统筹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富民工作,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因村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结合各村经济基础、地理区位、资源条件等情况,采取“一村一策,分类指导”办法,用活用好财政扶持政策,不断增强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利用财政扶持资金,打造了富庶村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保险、冷链物流为一体的“黄金三角地”,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采取“村党支部+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方式,同富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空壳村”到2021年后每年稳定在50万元以上;通过盘活土地资源,上正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已破百万元,预计2023继续创新高。2022年全镇20个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548余万元,比2021年增加60%。

坛洛镇生姜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村民不断增收致富。通讯员 沙坤玲 摄

积极引入金融“活水”,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加强与辖区内农村信用社、桂林银行等沟通交流,通过“金融+产业”思路,为村民发放助农贷款,解决村民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截至目前,农村信用社已为脱贫户发放小额信贷累计约5000万元,桂林银行发放产业贷款1000余万元。2022年,坛洛镇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为17061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9550元,与2016年相比分别增长328%、63%。

人才保障,凝聚乡村振兴“向心力”

坛洛镇组织大学毕业生到辖区企业进行“沉浸式”职场体验。通讯员 沙坤玲 摄

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区”战略,借助西乡塘区高校院所集聚优势,充分发挥辖区院校派驻镇政府特派员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学历提升、技能培训、就业送岗”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实施镇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每年向西乡塘区委组织部推荐优秀村干部参加大专、中专学历提升考试的基础上,由特派员牵头,联系教育机构,面向全镇50周岁以下的政府外聘人员、村干部培养,力争到2026年全镇村“两委”干部学历程度显著提高。实施技能培训行动,在各村摸底技能培训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帮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2022年以来,共组织14期技能培训,培训人数达500人次,提供就业岗位30个。实施就业送岗行动,深入走访辖区内企业,摸底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点对点为企业推荐优秀劳动力。2022年以来,坛洛镇累计推送就业信息10506条。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作者:黄思宁 沙坤玲 左正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