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积极探索治理模式绘就“和美乡村”画卷

因地制宜施策治理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南宁市积极探索治理模式绘就“和美乡村”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内容。2022年以来,南宁市下大力气解决农村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实施51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探索并推行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治理模式。截至目前,我市农村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南宁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相关经验做法获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推广。

高位推进 全面治理

2022年,我市全面启动51条在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组织各县(市、区)、开发区及各相关市直部门推进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并实行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评,确保治理任务按时序推进并切实取得实效。

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千头万绪,该从哪个方面着手?

从区域条件看,我市根据不同地区的水体特征及功能分类制定技术方案,在保证水体自身空间载体及用途功能完整性的基础上,以控源截污为核心,以生态化、资源化、可持续为原则,合理选择治理措施,通过试点实践、改进优化、总结提升的思路,形成了多种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

从管理办法看,我市逐步完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管理工作机制,在全区率先建立包括清单动态管理、强化项目储备、明确治理要求、规范项目实施、细化验收标准在内的全过程管理办法,推动项目管理、项目建设保障、验收工作有序开展。

从监管路径看,我市在全区率先建立农村污染治理综合管理平台,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纳入平台,实现对工作“一个系统一张图一套表”进行全面监管,同时配套开发移动终端设备App,形成“市、县(市、区)、乡(镇)”三级统一管理的模式,在全区率先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统一监管。

多思路、多举措汇聚成黑臭水体治理的合力。截至目前,全市51条在册农村黑臭水体已开展治理,其中完成验收5条、完成治理40条、正在施工6条,村屯的人居环境逐步改善,为推进生态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思路 点绿成金

今年2月,宾阳县农村环境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一期)获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宾阳县支行6.6亿元贷款。该项目为生态环境部主导的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试点项目之一,是南宁市首个纳入国家试点的EOD项目。建设内容涉及农村污水处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湿地工程3个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以及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网及水网配套工程(一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区提升工程(二期)3个生态产业项目。

“EOD 模式首先强调的是‘平衡’。”宾阳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公益性较强、收益性较差,将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与收益性较好的关联产业融合为一个整体EOD项目向银行申请贷款,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开发项目组合开发、统筹推进,这样既解决了项目融资难问题,也为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创造了条件。

宾阳县EOD项目以村镇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按照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要求,运用关联产业开发项目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投入,实现项目收入互补平衡,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生态环保全产业链。

马山县开展基于EOD理念设计的“治理+生产”试点项目,通过实施水系联通及强化型氧化塘改造,提升水体自净及污染负荷能力,并在处理的水体中适度发展黄骨鱼、荷花鱼、鲤鱼和九品香水莲花等种养产业,形成“鱼莲共生”的生态农业开发坑塘经济效益。同时,针对工程量小、技术要求不高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该项目将其纳入乡村建设项目以奖代补范畴,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投劳、自主建设为前提开展治理工作,激发全面推进治理的内生动力。

“借助EOD模式,我市建立起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把环境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助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南宁的生动实践。”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市将持续完善公众监督机制,强化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动态管理,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严格开展项目验收,确保治理成效;积极探索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多元投入机制,强化治理工作“造血功能”,推进治理工作持续向纵深开展;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符合南方地区特点的,经济适用、简便易行的治理模式以及系统完善的管理办法,并大力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示范效应。

(来源:南宁云—南宁日报 记者 杨盛 实习生 王思怡 通讯员 彭威)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杨盛 王思怡 彭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