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陆伟团 马丽莲)仲夏时节,隆安华侨管理区内,一个个现代化果园硕果累累,一排排工业标准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重点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展现出活力十足的建设“速度”和热火朝天的生产“热度”,释放着催人奋进的蓬勃力量,凝聚着隆安县各级人大代表参与侨务工作,服务园区经济发展的智慧汗水和不懈努力。
建好涉侨站点 唱响侨心向党主旋律
6月16日,在隆安华侨管理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一期主题为“学习二十大,侨心永向党”的学习培训会正在举行。这是华侨管理区联络站点举办的第二季度学习活动会,全体进站代表、部分企业负责人和归侨侨眷代表参与了会议。
参加培训会的侨眷,广西金恒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建强说:“本次学习增强了我们归侨侨眷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2022年5月24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系点在隆安华侨管理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挂牌成立。2023年3月7日,自治区人大调研组深入隆安华侨管理区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系点,了解隆安县在加强侨务管理和服务,切实维护归侨侨眷和华侨正当合法权益等方面工作开展情况;还到华侨农场定志分场归侨家中,了解他们的住房、家庭现状、生产生活等情况;针对华侨农场的侨民住房、职工待遇、社保、基础设施、征地等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同时,隆安县人大常委会把渉侨人大代表联络点设立为人大代表培训中心,及时将党的声音传递给侨界群众,广泛凝聚侨界思想共识,引领归侨侨眷“听党话,跟党走”。5月26日,隆安县人大常委会在县人大代表培训中心华侨管理区培训点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培训会,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进行学习,还邀请到广西桂玺律师事务所律师宏晓健、隆安生态环境局专业技术人员对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
以侨为桥,架起涉侨服务连心桥
隆安华侨农场是隆安县唯一的侨乡。近年来,隆安县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 ,以“联络站+侨务”为载体,深入基层,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力、解民忧,一个个平凡而又温暖的故事在联络站里上演。
联络站里的人大代表企业为归侨侨眷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隆安县人大代表、广西大富华农牧饲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香梅说,公司积极参与各种线上线下招聘会,招收归侨侨眷员工,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园区企业与广大归侨侨眷共同进步发展。
据了解,广西大富华农牧饲料有限公司通过“三合作”推动带富益富:一是村企合作,吸纳23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每年按8%的比例给予收益分成,助集体经济收入160万元;二是“公司+基地+农户”合作,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养殖模式带动农户养鸡和养猪年平均增加收入达9万元以上;三是务工合作,公司基地长期吸纳周边村屯侨民、农户到基地务工,年人均收入达6万元以上。
联络站还发挥领衔代表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发展产业等,带领归侨侨眷增收致富。自治区人大代表、广西龙穗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修华说,公司从农民手上流转土地5300多亩,年支付土地流转金462多万元。
归侨李凌辉贤说:“我们在园区企业基地干活,有收益,又可以照顾小孩、家庭和老人,非常好。”
服务园区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6月16日,在农产品加工示范园,隆安华侨管理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在组织代表走访服务企业,市人大代表周建军问项目负责人:“你们建设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我们人大代表来帮忙协调解决的?”而这只是隆安县人大常委会利用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服务企业,履职为民的一个缩影。
隆安华侨管理区,是隆安县发展工业经济的主战场。目前,入驻企业共31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2022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为做好企业服务,隆安县人大常委会以“联络站+园区”模式,认真贯彻落实“政策为大、项目为王”工作要求,深入工业园区,积极主动服务企业,使站点活动开展、代表履职与项目建设一同推进。
广西得力木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鸿伟说:“有了人大的帮助和协调,我们的刨花板项目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建设,到今年4月,不到半年时间已经建设完善了,现在已经进入设备调试生产的阶段,进展顺利。”
据那桐镇人大代表、隆安华侨管理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黄光华介绍,联络站组织代表全力做好服务企业工作。一是助力园区完成回收国有土地13045亩,为园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二是协调解决园区企业用工、融资难等困难和问题;三是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对隆安港等39个工业项目全方位开展服务工作。
隆安县人大代表、隆安县华侨管理区副主任许宏说:“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在服务企业的时候就带领着辖区内的人大代表主动地到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招工等等一系列困难,今年1-5月,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5.79亿元,同比增长4%。”
接下来,隆安县人大常委会将以站点建设为载体、以特色服务为依托,完善侨务工作机制、优化为侨服务资源,为新时代侨务工作和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