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市平朗镇人大代表做“竹”文章助力乡村振兴

平朗镇地处横州市西部,黄金水道——郁江穿过,全镇属丘陵地带,山地较多,土地肥沃,较为适合发展麻竹产业。当前,平朗镇把发展麻竹笋产业作为“壮大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举措,作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突破口,发展、壮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造福人民群众。

工人在对麻竹笋进行清洗浸泡。横州市人大供图

该镇人大紧跟党委决策,紧扣中心大局,紧贴民生实际,切实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立足人大职能和优势,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人大代表发展麻竹笋产业,凝聚代表合力,做“竹”文章,助力乡村振兴。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认证

梁家洪代表在走访群众中获知,陈金威打算在平朗镇境内创办一家麻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

“螺蛳粉是柳州当地的知名品牌,螺蛳粉企业包括对竹笋等原材料的需求量很大,平朗镇山地较多,土地肥沃,良好的自然资源比较适合种植麻竹笋,今年年初我计划在平朗镇境内创办一家麻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麻竹笋生产、加工和销售,专供柳州螺蛳粉企业。”陈金威表示,把这一计划向镇人大代表梁家洪表达后,很快就得到镇政府的积极回应,镇政府主动协调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等部门帮助办理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材料和证件,引导企业发展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

2023年6月,平朗镇和威麻竹笋加工种植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并正式运营,目前,合作社共带动47户群众种植,麻竹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按亩产2000公斤,每公斤2元计,可为群众增收800多万元。

站点+产业,代表外出拓视野

和威麻竹笋加工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成为了当务之急。引导群众积极发展种植麻竹,既是合作社的工作重点,也是该镇人大要求辖区4个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列入年度工作内容之一。

7月6日,平朗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到邕宁区那楼镇镇龙社区帽子岭水库麻竹种植基地进行参观考察,了解麻竹种植和管护相关技术要领,代表们围绕着麻竹笋的市场销售情况、麻竹产业发展前景等充分交流沟通。“麻竹种植和管护比较粗放,群众很容易掌握技术要领,而且人力和本钱投入比较少、见效比较快,同时我们镇还有合作社负责收购,根本不用担心销路,作为人大代表,在今后的履职活动中,我们应该大力引导群众发展种植,既增加群众收入,又壮大我镇经济规模。”梁家洪对发展麻竹笋产业信心十足。

麻竹笋制作过程。横州市人大供图

为发展麻竹笋种植面积,形成产业规模,人大代表各抒己见,在各片区联络站开展主题活动中,代表提出并形成了《大力发展麻竹产业链,联农带农谋发展》等建议,为发展壮大产业共谋划策,为富民强民事业担当作为。

示范+引领,产业规模渐形成

在黄强村委麻竹种植山上,看着破土而出的嫩笋尖,镇人大代表黄喜基说,“从种植、收购、加工,全部是公司整体化跟农户合作,有与公司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作底,更加坚定了农户种植麻竹的信心。”人大代表们秉持敢为人先的引领精神,主动带头种植麻竹。全镇68名市、镇人大代表中,今年发展麻竹生产的人大代表有19名,充分发挥了“领头雁”作用,带领、引导全镇群众发展种植麻竹,形成了“代表示范树标杆,群众后面跟着干”的浓厚氛围。目前,全镇共发展种植麻竹2000多亩,覆盖全镇14个村委。

横州市人大供图

“发展“一村一品”是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平朗镇人大负责人表示,在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紧紧抓住发展麻竹产业这个中心,充分调动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实现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力。


编辑:李慧婷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