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帕”不怕 邀你探寻“帕金森”的秘密

前段时间,60岁的梁老伯因头晕到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区住院治疗。作为首诊医生,了解患者此次入院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头晕,但在诊疗过程中发现,除头晕外,梁老伯起床、转身、穿鞋袜及拧矿泉水瓶子的动作变慢,讲话慢条斯理,医生怀疑极有可能是一位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后续住院期间,医生给他做了一系列评估、检查和试验,并给予小剂量美多巴治疗。经治疗1周后,梁老伯动作变快,手指灵活,头晕消失。1个月后回院复诊,症状已基本好转。

帕金森病的震颤症状很多人都会有意识地识别,但是几乎有一半的患者一辈子都不会出现震颤。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缓病程意义重大。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目前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约有362万人,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7%。患病原因至今仍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饮食习惯有关。

帕金森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1.运动症状

抖: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身体在放松状态下出现抖动;主要是手指像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运动,随后慢慢发展到四肢,约每秒钟4—8次,精神紧张时会加重。

僵:四肢、颈部、面部肌肉僵硬和发紧,活动时费力,表现为肩背部疼痛、驼背等;面部表情呆板和眨眼减少,造成“面具脸”。

慢:日常活动减慢,不能做精细动作,如系鞋带、解扣子和洗漱等变得比以前缓慢或不能顺利完成;写字困难,越写越小,称为“小字征”。有些患者会出现讲话缓慢、流口水和吞咽难。

慌:身体向前弯曲,走路、转颈和转身困难。走路时急促小步地向前冲,手臂不摆动,且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呈现“慌张步态”。

2.非运动症状

睡眠障碍:睡眠差,睡梦中大喊大叫、挥舞手脚。

精神症状:抑郁、焦虑、痴呆、幻觉。

自主神经症状:长期便秘,头晕、多汗、流口水、排尿困难。

感觉障碍:肢体关节疼痛、麻木,嗅觉变差等。

帕金森病的综合治疗

1.药物治疗:患者出现帕金森病症状时,脑内的多巴胺往往已经减少了一半。有些药物能外源性补充多巴胺,有些能增加多巴胺的神经活性,或通过保护神经元,预防多巴胺减少等方式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复方左旋多巴、苯海索、金刚烷胺、普拉克索、吡呗地尔、恩他卡朋、司来吉兰等。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要随意更改用药方式、剂量或频率,甚至擅自停药。

2.手术治疗:通过脑立体定向技术,在头顶钻两个小孔,将脑起搏器植入特定部位,抑制神经元的异常电活动,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

3.中医康复治疗:坚持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慢跑),保持肌肉力量和神经敏感性,提升患者平衡及协调能力,还能预防和缓解便秘、失眠等并发症。

4.心理治疗:约35%至45%的帕金森病人伴发抑郁,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及治疗。

帕金森病如何预防

1.防治脑动脉硬化,重视老年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脑动脉硬化等)。

2.远离有毒物品,避免接触有毒化学药品,如杀虫剂、除草剂、农药等。

3.增强脑力活动,延缓神经元衰老。

4.加强体育锻炼,多做主动运动,可以防止和推迟关节强直和肢体挛缩。

5.清淡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和西瓜、香蕉等水果,限制肉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以减轻便秘。适量的绿茶和咖啡对预防帕金森病也有一定益处。

6.规律服药,左旋多巴类药物尽量空腹服用,特别要避免同高蛋白类食物同时服用,以免影响药效。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7.克服情绪激动、紧张,保持愉快的心境。

8.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帕金森病虽然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并不意味着放弃生活。通过规律服药及适当的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面对挑战,挥别痛苦,共同迈向健康和快乐的生活。最后,我们鼓励每位帕友找到合适自己的锻炼方式,坚持下去。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也请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爱,让我们共同为战胜帕金森病而努力。

(◎肖 芳 作者系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区主治医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