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帮扶桥 留下粤桂情——记福田区驻隆安县粤桂协作挂职干部江明岳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冼慧莹)自粤桂协作开展以来,两地不断深化交流,在产业协作、人才就业、劳务消费、教育医疗等方面纷纷开展合作,有效助力了南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也留下了不少两地情谊互助的故事,隆安县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明岳对此深有感触。

从“0”到“1”搭起帮扶协作桥梁

江明岳原是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的一名干部,2020年6月他来到广西参与粤桂协作工作。2021年4月,根据新阶段粤桂东西部协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江明岳从河池市罗城县转到南宁市隆安县乡村振兴局挂职。不同于河池罗城,在隆安,一切需要从“0”开始。“在罗城县有福田区已经打下的基础,可原先隆安县是由茂名市化州市帮扶,一交接后则开始由福田区帮扶,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重新架构。”江明岳介绍说。在隆安县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下,江明岳立即与同事筹划组建队伍,组织工作人员考试,抽调部分单位同志组成了一个新的团体,并将自己之前的有关粤桂协作的工作经验倾囊传授,帮助工作队伍迅速进入角色开展工作。

有了团队的力量,两地之间帮扶协作、共赢发展的那一座沟通桥梁渐渐搭起,实现了从“0”到“1”的转变。自2021年以来,隆安县共获得广东帮扶广西财政帮扶资金13638万元,围绕隆安“一城一园一基地”的发展战略,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协助实施粤桂协作项目26个。

抓住优势资源扩大产业发展潜能

走进隆安县广西金福农业有限公司金福火龙果基地,连绵成片的火龙果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十分赏心悦目,时下临近中秋,也是火龙果丰收采摘的好时期,江明岳与场长叶居鸿来到果园里仔细检查火龙果生长。

“隆安大有发展潜力”,这是江明岳的口头禅。在粤桂协作办公室的积极协助下,福隆两地共同签订了《福田区——隆安县消费帮扶协议书》,同时推动“桂品入粤”,广西金福农业基地的“伊蜜”火龙果便获得了广西“圳品十佳”称号,入选为第一批“深圳农场”。截至今年6月,隆安县农产品累计销往广东地区金额达18495万元。

依托隆安县内水果种植资源集聚的产业优势,粤桂协作工作重点也转移到隆安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一期和二期项目中,补足县内农产品深加工能力短板。“我们这个项目是粤桂协作的重点项目,目前投入的粤桂资金已有2763万元。” 广西隆安公共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建设部经理林运良说,目前园区一期已引进深圳百果园水牛奶生产项目,预计年产值达4.5亿元。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留下粤桂情

来到乔建镇博浪村岜内屯,村民在树荫下怡然自得纳凉聊天,依山傍水、和谐整洁的环境让人感受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面貌,这其中也得益于粤桂协作带来的资金扶持。2022年,乔建镇争取到粤桂财政帮扶资金249.5万元,在岜内屯进行“五个一”农村环境大整治,2023年,又继续投入协作资金250万元,持续建设博浪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现在我们这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都得到很大改善,粤桂协作的项目得到老百姓的一致认可和好评。”隆安县乔建镇党委书记卢凤玲感激地说。

看着博浪村岜内屯点点滴滴的变化,江明岳心中也不无感慨。“想起当初刚来推进项目的时候,村民们都非常支持,村干部带着我们走家串户,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如今村里,“共饮一江水·两广一家亲”的标语十分醒目,映照着两地之间友好互助的深厚情谊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两年来,在两地党委、政府的协作带领下,粤桂协作帮扶答卷上不断写下令隆安县群众喜悦的答案。围绕隆安县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隆安•深圳福田实验学校、“小梁送工”点对点送工等项目不断见实效;通过不断牵线搭桥,福田区企事业单位与隆安县18个医院、学校、镇、村等单位建立粤桂结对帮扶关系,开展捐赠助学、爱心慰问、基础建设等公益项目……粤桂协作在隆安县结下的硕果让这里的发展越发有希望。“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推进村村结对、为隆安县招商引资等工作,还有跟进乡村振兴示范点二期改造……”江明岳对下步的工作列出了清单,虽然任期即将“到站”,但他却一点没放下心中的责任,“我要继续以身作则,助推东西部协作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争取为粤桂协作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冼慧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