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因地制宜的“米产业”越做越红火

  • 2024-03-18 11:50
  • 广西日报
  • 覃海明 周建超 马阳斌

广西日报记者 覃海明  通讯员 周建超 马阳斌

近日,记者从南宁市兴宁区了解到,该城区正充分发挥辖区五塘镇地理位置优越、耕读文化深厚等特色优势,打造“五塘大米”全产业链。

五塘镇是首府南宁“米袋子”的重要保障区,素有“南宁粮仓”之美誉。该镇实行双季稻轮作种植,产出的大米颗粒饱满、清香浓郁,做出的米饭洁白光润、口感甜糯有嚼劲,一直深受市场青睐。如今,这全产业链将如何打造?

“我们立足沙江河沿线8个村庄耕地资源丰富、水田质量等级高、农业基础发展条件好、农产品可塑性强等优势,以高端大米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五塘镇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兴宁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燕向记者介绍,该城区聘请了专业的第三方设计团队对五塘镇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进行总体规划,形成“一河串八村”发展格局,打破村际界限,在五塘镇8个村流转土地后实施“小田并大田”改造,建设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在西龙村建设兴宁五塘智能粮食仓储物流集配中心。

为了推动五塘镇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兴宁区成立了由城区党委领导下的工作专班,选派8名市管干部定点服务;创新“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的联农带农“四金”模式,即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租金、基地务工赚薪金、反包管理得资金、合作分红拿股金,实现企业有发展、村集体有收益、农户有收入。2023年,示范区内8个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其中4个村超20万元、1个村超50万元。此外,该城区还采用“投资人+EPC+O”模式,成立广西沙江河那投资有限公司,全面开展优质稻项目运营管理,并成功注册“沙江河那”国家知识产权商标。

良种出良品。该城区辖区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专注于水稻种子的选育和生产经营,优质杂交稻标杆产品——“野香优莉丝”获得全国优质稻米金奖,一直在五塘镇推广示范。今春,五塘镇早稻计划种植1.67万亩,将普遍采用“野香优莉丝”“更优香”等优良品种,确保产出高端优质大米。

记者走进王竹村那里坡、沙平村秀平坡等兴宁区“五塘大米”主产区,立刻被一幅幅主题为“稻米飘香”“现代农耕”“乡间农忙”的美丽乡村墙绘吸引。“我们还会利用举办‘广西三月三’等特色文化旅游活动的机会,全方位展示犁、耙、镰刀等传统农耕器具,融入打糍粑、包糍粑等传统民俗活动场景,激发壮族稻作文化、五塘耕读文化活力,助力提升‘五塘大米’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五塘镇党委书记罗建明说,当地还依托五塘耕读大学旧址,筹建五塘耕读大学临时博物馆,打造耕读文化研学基地,成立“耕读园”。2023年以来,该镇共开展“万象耕新·农耕文化之旅”等主题活动30多场,迎来1500多名党员、群众、学生体验农耕文化。

(作者:覃海明 周建超 马阳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