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进入了泼水节时间,数万名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泼水相庆、互送祝福,互联网上更是新梗热搜不断。但在这欢乐的氛围中,“一女子在泼水节中不幸被高压水枪射伤眼睛”的事件在网上引发关注。
事件一经曝光,就引起了广泛关注,网友调侃到:“泼水节”成了“流氓节”。对此云南告庄景区回应:景区明确禁止使用高压水枪,景区内部也会有民警和保安巡逻。但根据相关报道称,告庄景区是开放式的,并没有安检设备,而且节日人流量大,想要做到无死角的管控,彻底杜绝高压水枪的出现,确实存在一定难度。有些人趁此漏洞钻空子,破坏规则,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泼水节,作为傣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其寓意是“洗旧迎新”,蕴含着一个民族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然而,近年来,随着泼水节庆祝规模的扩大和媒体的广泛报道,一系列不文明、不安全的事件逐渐把泼水节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快递小哥骑车路过不想被泼水但无法拒绝、一女子坐公交时有人强行拉开车窗往里泼水等等,这些事件严重破坏了泼水节的文化内涵和公共秩序。
在追求娱乐刺激的过程中,一些人忘记了基本的尊重和礼貌,他们侥幸认为,在这万人狂欢的乐园里,自己的放纵行为不会被追究责任,这是极其错误和不负责任的。尽管在众多参与泼水节活动的人当中,不顾他人感受和公共秩序而肆意泼水的占少数,但这种做法的影响不容小觑。任何习俗与节日,都应该建立在文明之上,泼水节不能把文明“泼出去”,甚至触碰法律的底线。从“狂欢”到“悲剧”,或许只隔着一层窗户纸的距离,只存在于我们的一念之差,这值得我们警醒和思考。
此外,缺乏有效的监管也是促使“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一些地区的泼水节活动缺乏明确的安全和文明参与的规定,对参与者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和引导。同时,相关部门在活动期间的安全监管和秩序维护方面也存在不足,导致一些不文明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和处理。
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兼顾娱乐的同时,要注重文明和道德底线,文明参与“文化狂欢”。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管理和监管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规定和防护措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泼水节等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宁实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