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里当瑶族乡人大:开展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监督活动 守护乡村“绿富美”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韦祖乐)通过“智慧南宁人大”移动环保监督平台,开展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监督大行动,是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监督方式,助推创建全国文明城和国家卫生城的一项新举措。近日,马山县里当瑶族乡人大主席团以“智慧南宁人大”移动环保监督平台为依托,以“里当讲礼·礼待自然”主题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监督活动,切实守护乡村“绿富美”。

“植”此青绿  树立美好

春风拂面,久违的甘霖滋润大地。近期,里当瑶族乡人大抓住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组织各片区人大代表和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带头植绿护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当主力、唱主角、做表率。

挥锹挖土、扶苗培土、浇水定根,参加活动的人大代表与群众分工明确,条理有序,将油茶、桂花、木棉等树苗根植山野,2022年,里当瑶族乡森林覆盖率为81.6%,位列南宁市乡镇前茅。

“栽下油茶树,拓宽致富路。我们人大代表要带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既要在产业振兴上做模范,更要在环境保护上当榜样” 正在植树的县人大代表陆和坚定地说。

分类在指间 文明在心间

“垃圾分类是新时代的文明礼仪,每个人都应当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让资源循环利用,使‘垃圾’变废为宝。”在里当瑶族乡青龙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县人大代表谭小燕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的“大课堂”功能,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举办“里当讲礼”知识讲座,向群众宣传垃圾分类理念,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在场的市、县、乡人大代表还进一步学习“智慧南宁人大”APP安装使用知识,重点研究了问题提交、问题跟踪、办理评价等功能,进一步打通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监督的“毛细血管”。

鼓起“钱袋子” 护好“绿叶子”

“圈养养不出好吃的里当鸡,但小规模散养利润少,大规模散养又容易造成鸡粪‘烧’死植被,破坏生态环境”,里当瑶族乡瑶寨原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旭康向市、县、乡人大代表介绍道。马山里当鸡是里当瑶族乡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更是瑶乡群众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如何鼓起“钱袋子”,同时护好“绿叶子”?里当瑶族乡人大通过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养殖场调研,广泛听取专家、养殖户意见,摸索了适度规模、周期轮牧、棚舍改造、粪污发酵等生态养殖的新路子,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2022年全乡共有39家合作社及农户养殖马山里当鸡31.43万羽,实现销售额约3143万元。

下一步,里当瑶族乡人大将继续以“智慧南宁人大”移动环保监督平台为依托,充分调动全乡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监督工作的积极性,为守护乡村“绿富美”贡献人大力量。


(作者:罗宁 韦祖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