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热搜曝出有商家在食物中添加“锅气香精”,只需一滴,就让食物跟现炒的一样具有烟火气和色泽。除此之外,一些商家用三花淡奶调出的香浓羊汤,用奶精粉和植脂末调配而成的奶茶,用碎肉和边角料压制而成的牛排……这些“科技与狠活”把食品添加剂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人们的食品安全的焦虑。
“一滴香”“锅气香精”等食品添加剂的出现,加剧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工业的进步有目共睹,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可以说,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出现不仅考验着消费者的辨别力,更是对整个餐饮行业的诚信度提出了拷问。对消费者而言,“锅气香精”的使用,无疑是侵犯了不接受预制菜的顾客对食物的知情权。
少些“科技与狠活”,多些干净卫生美味和真诚,应该是许多消费者想要吐露的心声,让餐桌更加纯净、安心也是消费者一向的追求。预制菜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往往是一个“黑箱”,添加什么全凭餐饮商家的“一通操作”,所以,在在烹饪的过程中,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无疑就成了部分商家走捷径的“美颜”方法。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色香味有着天然的需求,这本无可厚非,但过分追求外观和气味上的享受,反而可能被不良商家利用,导致忽视了食品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性。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这一规定明确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在餐饮市场中,这一权利也应当得到尊重。今年3月,国家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 “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剂量都有要求。这一规定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
食品安全无小事。在美食餐饮界百花齐放的今天,各种新型食材和调料层出不穷,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诚信经营、保证食品安全始终是每一个餐饮从业者的立身之本。保持食物的真实与美味,同时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是餐饮行业共同的责任。希望餐饮商家能少一些“美颜”,多一些真诚,积极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食品环境,守护好每一个人舌尖上的安全。(宁实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